Wednesday, April 15, 2009
09讲片话【5】之矛盾的定律下的牺牲品
相信任何华人观众和阿不一样,看到甄子丹在《叶问》里,以一敌十把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后,说“我是中国人”的那一场戏,都会拍手叫好,甚至热血沸腾,霎那间遗憾自己不是出生在那个年代,自己无法也一尝展现这种奔放的豪情和民族气概的滋味!而当看到了“华人与狗不得进入餐厅”、“支那人都是东亚病夫!”、“华人在日本不是黑社会就是妓女”等题材的电影时候,就会激发起愤愤不平情绪和一种被侮辱到极点的“不爽”……然后索性就不想看下去,因为潜意识里好像觉得自己在花钱买“侮辱”。
俨然,自古以来就以泱泱大国自居的中国,的确不应该对这样的侮辱而默不作声。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已经让中国“受够了”。进入21世纪的太平盛世,走进五光十色的电影世界,在情在理,都不应该再把这种精神虐待强加在自己身上,把好好的娱乐成品变成自虐工具,重复地自我羞辱。于是,最好的方法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就是有着很严厉的审查制度,一旦遇到这类型有点辱没自己的电影题材,就严格地打压和禁演。
《新宿事件》就是这个制度下,被牺牲掉的一部好电影。(当然,这时因为导演尔冬升根本没有把电影送审。或许他知道,如果送审,必定要妥协,被迫删减某些内容。而这部电影恰恰正是那种如果遇到任何的删减和妥协,就会失去原有的那份悲恸和控诉力量的电影!)
没错,辱没华人的电影实在不应该存在。华人拥有五千年的绚丽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本没有必要再制造一些“诋毁”民族的内容来让外国人“欣赏”……但是禁止创作制作这类型的电影是不是就代表着这些事情/问题根本不存在呢?《新宿事件》是无中生有的吗?华人在日本都出入上流社会,推动日本经济的“清白人”吗?导演尔冬升只不过把许多从中国到日本移民(尤其是片中那个年代,多数的移民都是非法的)所面对的问题,血淋淋赤裸裸地挖出来,摆放在观众眼前,虽有杜撰和戏剧加工,但是基本的情况还是现实的。
这部电影绝对百分之百地发人深省,百分之百地毫不妥协,百分之百地悲哀无奈,百分之百地对人性的彻底失望。片中揭露的那种互相的出卖,对同胞的痛心疾首,对原罪犯的控诉等等都那份沉重,比尔冬升过去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记忆当中,再没有一部中国人拍的电影,是那么透彻地看穿了中国人的劣根性。当然,我们不会承认,也不愿承认。但回首血泪连篇的近代历史,《新宿事件》里那些所谓的中国同胞的所作所为:倒戈相向,笼里鸡作反,自相残杀……难道我们不觉得熟悉吗?在流逝的百年沧桑之中,难道还少了吗?中国人历来根本最擅长的,就是“窝里反”……太平天国、军阀时代、抗日时期大量涌现的“汉奸”,甚至到国共之间的内战,不是都充分发挥了中国自家人打自家人的本领吗?相比之下,《新宿事件》里的情节已经是大巫见小巫呢!
看完《新宿事件》或许没有看完《叶问》那么痛快,更没有看完《功夫》那般兴奋,而是是带着一种很累,很莫名的忧伤和不满地离场。然而,这不是因为电影太长太不好看,(严格来说,电影还可能因为商业因素,所以被迫剪掉大段精彩的内容,因为不管怎么看,都好像少了一些情节,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似乎还觉得太短了!)而恰恰相反地,正因为电影太真实地震撼了我们,震撼了观众。
很为内地的观众感到惋惜,因为他们无法在大荧幕上看到这么优秀且有诚意的电影。正如以上所说,禁止这类带有“侮辱”元素的电影上映并不代表电影中所说的事情不存在。存在这个制度只是一种鸵鸟的行为,根本就是自欺欺人。因为那些无法在大荧幕看到这部电影的朋友肯定会转向盗版商的小荧幕……这也太自相矛盾了吧?在这个全面打击盗版的年代,为什么还要莫名其妙把观众推向盗版商呢?
俗语说得好,好电影本来就充满了矛盾。
或许,这就是电影的世界的定律……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